董一致教授在北醫大典範介紹

1927-2008

       1960 年臺北醫學院 (本校前身) 草創,當時只有醫學、牙醫及藥學三個系:首任董事長是胡水旺先生,院長是徐千田先生,教務主任是郭宗煥先生 (兼醫科及牙科主任),藥學系主任是徐型堅先生。徐院長力邀當時任教於台大醫學院的董一致教授,擔任本校化學系統課程之統籌規劃與授課。在校區仍是鐵皮屋及黃土堆的克難環境中,董教授每日的午、晚餐就是夫人為他準備的二個愛心便當,在教學與研究工作皆繁重的情況下,樂天知命地全心投入普通化學及有機化學之教學,並協助分析化學、理論化學之施教,及至1962 9月生化學教學伊始,董教授正式受委任為北醫生化學科主任教授。在創校初期,讓醫、牙、藥學各系得以同時開課 (普通化學、普通化學實驗、有機化學、有機化學實驗、分析化學、分析化學實驗、生物化學、生物化學實驗),進而奠立今日之規模,董教授之投入與奉獻實為功不可沒。課程伊始徐千田院長、台大教師董大成教授、黃伯超教授、林國煌教授等都曾支援生化的課程。

       董教授終其一生奉獻北醫,主持生化學科長達卅載,其間擔任過醫學系主任及天然物醫學研究所所長。退休後獲聘名譽教授,可謂「一生戎馬為北醫,馬革裹屍方罷休」。1949 年於台灣大學理學院化學系畢業後留任母校擔任助教,追隨諾貝爾獎候選人野副鐵男教授,專攻有機化學,悉獲其神髓。一年後赴美國深造,在愛俄華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,其後留任醫學院助教二年及研究員二年。留美期間研究不輟,尤其對生化學之合成技術極具創見。1956 年返國後,受聘於母校台灣大學醫學院生化學科,發展出由雞母珠分離 N-甲基色胺酸的高效率新方法,並進行雞母珠中其他色胺酸衍生物的研究。1961 年因卓越的研究成果,榮獲日本山口大學醫學博士學位,誠屬不可多得之表現。發表之學術論著豐碩,屢獲國科會獎助,並兼任多所大學博士學位評審委員。晚期更致力於拓展國外大學研究交流,兼任日本金澤醫科大學客座教授,在國內研究資源匱乏之時,常派同仁赴日進修交換研究心得成果,對於本校國際學術聲譽之提升、提攜後進不遺餘力,無不欽慕景仰。

      董教授不僅學有專精,為人謙沖敦厚、工作認真負責,對於生化學科的發展更有決定性的貢獻。北醫草創資源緊窘,1962 年校方於校園最內側完成兩棟三層樓斜式屋頂的鋼筋混凝土建築,藥學大樓 (今拇山學苑) 及共同大樓 (今黎雙公園),生化學科遷入共同大樓與圖書館、生物、護理及醫技專修班共用。1964 年教學大樓及實驗大樓 (均為三層樓 RC 建築) 落成,始移入於實驗大樓 AB 棟,至 2000 年醫學綜合大樓完成遷搬於後棟 11 樓。在於研究空間、經費、儀器的爭取,協助教職同仁的升等、赴國內外學術交流、進修,深具其影響。

        董教授一生淡泊名利、清高自持,熱愛研究、奉獻教育,保有本土的率真與樸實,更兼具學者涵養與氣度,提攜後學,於生化學科的奉獻可謂「哲人日已遠、典型在夙昔」。



網頁更新日期:2012-06-07

連絡地址:(11031) 臺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50號 醫學綜合大樓 11 樓   |   電話:(02)2736-1661 轉 3154   |   傳真:(02)2735-6689    |  聯絡人:羅翠勻
©2012 臺北醫學大學生化學科  |  建議最佳解析度: 1024 * 768 或更高   |   建議使用瀏覽器: Internet Explorer 7.0 以上   |   網頁維護:羅翠勻